《李山讲诗经》走进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诗经》是万花筒,折射了孔子一直想回归的理想社会——周王朝的政治、社会制度,以及民情。为什么中国没有西方的史诗传统?为什么中国很早就远离了宗教信仰?为什么同姓不婚?为什么中国传统社会的重农主义得以持续几千年?为什么重农主义和天人合一的独特政治哲学观点互为表里?这些问题,以及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传统,都可以从《诗经》中寻找到答案和源头。
读经典,绝对需要好的引路人。
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诗经》研究专家李山,担任我们“重返经典年”第一档年度节目的主讲老师。
在李山教授看来,真正的国学不能是浮皮潦草,应该是纯净的、有建议意义的,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引申出经典的现代意义。
李山教授说:“学习《诗经》三十年,最大的收获,是经由对这部大书的不断研读,越来越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传统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内涵和精彩是什么。《诗经》是一部比《论语》更为原生的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在自己的文化创生时期产生的精神花朵,应该被关注。”
目录:
001《诗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mp3
002《诗经》的风雅颂是什么.mp3
003《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吗?(上).mp3
004《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吗?(中).mp3
005《关雎》是一首爱情诗吗?(下).mp3
006《关雎》与礼乐文明.mp3
007《关雎》为何排在《诗经》第一篇.mp3
008《周南·桃夭》桃花盛开,出嫁得时.mp3
009《召南·鹊巢》鹊巢鸠居,谁知女儿思乡情?.mp3
010《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姜之美美千年(上).mp3
011《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姜之美美千年(中).mp3
012《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庄姜之美美千年(下).mp3
013《唐风·蟋蟀》过年的歌儿,唱出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上).mp3
014《唐风·蟋蟀》过年的歌儿,唱出中国人的生活之道(下).mp3
015《周南·芣苢》采采芣苢,古代女子的生育祈祷.mp3
016《周南·葛覃》女子出嫁前的教养(上).mp3
017《周南·葛覃》女子出嫁前的教养(下).mp3
018《唐风·绸缪》闹洞房,古老而绵长的风俗(上).mp3
019《唐风·绸缪》闹洞房,古老而绵长的风俗(下).mp3
020《大雅·思齐》《大明》何为好家庭,何来好家风(上).mp3
021《大雅·思齐》《大明》何为好家庭,何来好家风(中).mp3
022《大雅·思齐》《大明》何为好家庭,何来好家风(下).mp3
023《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家有贤妻,“勤”文化的秉持者(上).mp3
024《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家有贤妻,“勤”文化的秉持者(中).mp3
025《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家有贤妻,“勤”文化的秉持者(下).mp3
026《郑风·褰裳》一首可人的爱情通牒诗.mp3
027《郑风·山有扶苏》自由风俗下洋溢着的生命热情.mp3
028《郑风·溱洧》《野有蔓草》水畔欢歌,古老而野性的风俗.mp3
029《郑风·将仲子》热恋中的少女,情与理的纠结(上).mp3
030《郑风·将仲子》热恋中的少女,情与理的纠结(下).mp3
集数太多,余下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