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一写作业,就开始磨磨蹭蹭?你一说孩子,他就忍你,怎么办?
开始写作业就喝水、上厕所,不情愿;八点能写完,硬熬到十点,严重拖延;刚教过的题,换题型就忘,频繁失忆。批评,讲理,发奖励,完全不管用,每天气得肝疼……
其实,孩子没错,家长也没错,一切行为都有心理根源问题:多动、易分心,不是调皮,是大脑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抗拒写作业,不是偷懒,是人性本能驱使的逃跑反应……
只要破解孩子心理,掌握应对方法,就能从根源解决效率问题!
懂孩子、懂学校
融合国内教学环境,中国家庭生活习惯,参照6-14岁阶段的课程设置,北师大心理学专家教你,28天提高孩子自控力,建立和谐亲子陪读关系,简化学术理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轻理论、重实践
实操干货快速上手,即学即用。结合20年实战经验,从上万个家庭教育案例,累计出70个常见学习场景:上下学通勤时段,简单对话,打造学习愿景;一顿早餐时间,正向激励,让孩子在考场超常发挥;玩游戏时,帮孩子锻炼自主管理能力,拒绝上瘾……
不紧催、不逼迫
催促孩子“快点写”,或者一直唠叨“别走神,集中注意力”,只会助长孩子的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特点,田老师设计出即学即用的陪学模型:用20秒启动法,让孩子的大脑神经“预热”起来;用番茄钟法,让孩子长效集中注意力;用目标分解法,让学习像电子游戏一样上瘾……
越学习,越快乐
从心理根源入手,塑造积极心态;以孩子的视角,找到“同频共振式”沟通方式:课间休息10分钟,及时纠正,将“我做不到”扭转为“我要努力”;晚饭后5分钟,巧妙引导,让孩子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考试前三天,潜移默化,调整状态,加速度冲刺……
课程收获:
主动学习,摆脱“看书就困”的学习习惯
自信向上,消除“我不行”的思维方式
坦诚沟通,塑造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提升专注力,建立深入品格的毅力与意志
抓住成长关键期,造就受益终生的自律与耐心
适合谁听:
小学生、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
对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束手无策的家长
想让学生爱上学习,遵守纪律的老师
想激发孩子学习“内在动力”的教育培训管理者